首页
白人岩寺
祖庭动态
岩寺探秘
座像工程
影像纪录
功德芳名
善男信女
慧远大师
慧远年谱
思想研究
法师评传
生平揭秘
作品与解读
颂赞慧远
故事传说
边角史料
净土文库
净土资讯
净土宗师
净土经典
基础知识
佛教故事
佛理感悟
净土图库
远公圣像
岩寺风光
文化交流
净土活动
祖庭艺苑
佛诗
心香
征文
书画
佛教与素食
素食健康
名人与素食
素食菜谱
放生与护生
旅游山西
白人岩游
代县游
民俗游
名胜游
网上礼佛
留言板
首页
>>
慧远法师年谱(76-80岁)
慧远法师年谱(76-80岁)
来源:
|
作者:
张卫平
|
发布时间:
2017-12-15
|
4111
次浏览
|
分享到:
晋安帝义熙五年后秦姚兴弘始十一年(409
)
七十六岁
正月,以抚军将军刘毅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毅爱才好士,当世名流莫三江辐辏。加辅国将军何无忌镇压南将军。三月,刘裕帅师伐南燕慕容超。六月,刘裕大破慕容超于临朐。九月,加刘裕太尉,裕固辞。(《晋书·安帝纪》、《通鉴》卷一百十五)
何无忌请
慧远
、慧永等爱集庐山虎溪。
《高僧传》卷六《慧永传》云;镇南将军何无忌作镇寻阳,爰集虎溪,请永及
慧远
。据《晋书·何无忌传》:“义熙二年,迁都督江、荆二州江夏、随、义阳、绥安、豫州、西阳、新蔡、汝南、颖川八郡诸军事,江州刺史,将军、持节如故。以兴复之功,封安成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增督司州之弘农、扬州之松滋,加散骑侍郎,进镇南将军。”《晋书·安帝纪》:义熙五的年春正月庚戌,加辅国将军何无忌镇南将军。义熙六年三月,江州刺史何无忌及卢循战于豫章,何无忌死之。由此可知何无忌镇寻阳始于义熙二年,至于义熙六年三月。而进号镇南将军在义熙五年春。《慧永传》既称“镇南将军何无忌”,则邀
慧远
等集虎溪当在本年。
慧远
作《答何镇南难袒服论》。
据上所考,江州刺史何无忌进号镇南将军在义熙五年正月,义熙六年三月战死。
慧远
文既称“何镇南”,则最有可能作于义熙五年。寻
慧远
《沙门袒服论》《答何镇南难袒服论》及何镇南《难袒服论》,当是有人以为沙门袒服不合中土固有之礼仪,而何镇南亦反对沙门袒服,作〈难袒服论〉,故
慧远
作是文为答。又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陆澄〈法书目录〉,有郑道子者亦作〈与释
慧远
书论沙门袒服〉,其意旨当亦非难沙门袒服。
鸠摩罗什在大寺译《中论》四卷,僧睿、昙影各有序。(〈开元释教录〉卷四)
竺道生由庐山还京师健康。
〈出三藏记集〉卷十五〈道生法师传〉:“义熙五年还都,因停京师。“
十二月,刘遗民作《与僧肇书》并问,由慧明道人赍于长安。
刘遗民《与僧肇书》:“去年夏末,始见生上人。”竺道生于去年夏自长安南至庐山(见义熙四年条)。僧肇《答刘遗民书》云:“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二月疏。”据此可知刘遗民作《与僧肇书》并同在义熙五年十二月。
晋安帝义熙六年后秦姚兴弘始十二年庚戌(410
)
七十七岁
二月,刘裕灭南燕,送慕容超于健康,斩之,齐地悉平。广州刺史卢循反,寇江州。三月,江州刺史何无忌与卢循点战于豫章,兵败,死之。四月,青州刺史诸葛长民、兖州刺史刘藩、并州刺史刘道怜入卫京师。五月,卫将军刘毅及卢循战于桑落州,毅兵大败。尚书左仆射孟昶惧,自杀。刘裕命诸将分兵屯守。六月,以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黄钺,裕受黄钺,余固辞。以车骑中军司马庚悦为江州刺史。七月,卢循遁走。是月,卢循复攻荆州,刺史刘道规、雍州刺史鲁宗之等到败之。十月,刘裕帅众南击卢循。十二月,刘裕破卢循于豫章,徐道覆退守始兴。(《晋书·安帝纪》、《通鉴》卷一百十五)
卢循入庐山诣
慧远
。后刘裕追讨卢循,遣使赍书至庐山致敬。
《
慧远
传》:“卢循初下据江州城,入山诣远。”《通鉴》卷一百十五:“初循至寻阳,闻裕已还,犹不信,既破毅,乃得审问。”卢循于本月,自蔡州南还寻阳,不久即为刘裕所败。故卢循入庐山诣
慧远
;七在此年四五月间。又据《通鉴》卷一百十五,本年十二月,刘裕率军追讨卢循。则刘裕遣使入庐山致敬,或亦在此时也。
佛陀耶舍在长安译出《四分律》四十四卷,并《长阿含经》等。(《高僧传》卷)卷二《佛陀耶舍传》、《出三藏记集》卷九僧肇《长阿含经序》)
八月十五日,僧肇作《答刘遗民书》。
去年十二月刘遗民作《致僧肇书》,致以问候,并别疏所疑请肇释之。本年八月十五日,僧肇作书疏答。详见僧肇《答刘遗民书》、《肇论》。
僧肇约于本年前后作《不真空论》《物不迁论》。
《高僧传》卷六《僧肇传》谓僧肇著《般若无知论》后,又著《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汤用彤《佛教史》第十章云:“此二论中,均引及〈中论〉。是作于弘始十一年(409)之后。”按,汤说是。〈中论〉于弘始十一年由鸠摩罗什译出,故暂定僧肇二论作于本年前后。
晋安帝义熙七年后秦姚兴弘始十三年辛亥(411
)
七十八岁
正月,刘裕还健康。刘藩帅孟怀玉诸将,追卢循至岭表。二月,孟怀玉克始兴,斩徐道覆。三月,刘裕始受太尉中书监。四月卢循走交州,刺史杜慧度斩之。刘毅兼督江州。七月,以荆州刺史刘道规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书·安帝纪》、《通鉴》卷一百十六)
佛驮跋陀罗约于本年率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自长安至庐山。
慧远
闻至欣喜若旧,并遣弟子昙邕,致书姚兴及关中诸僧,解其摈事。远请佛驮跋陀罗译出《禅经修行方便》二卷。
《高僧传》卷二《佛驮跋陀罗传》: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本姓释迦氏,迦维罗卫人,甘露饭王之苗裔。贤在长安,因宗派之异,遭人毁谤,率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南至庐山。
慧远
久闻其名,闻至欣喜若旧,乃遣弟子昙停止庐山岁许,复西适江陵。刘裕南讨刘毅,与贤相见,甚敬重之。后随刘裕至京师道场寺。考《通鉴》卷一百十六,义熙八九月,刘裕帅诸军发健康,征讨荆州刺史刘毅。十月,毅兵败自杀。十一月,裕至江陵。则裕在江陵与佛驮跋陀罗相见亦在此时,而还都在义熙九年。《佛驮跋陀罗传》称其在庐山“停止岁许”,复西适江陵,则其至远遣昙邕解摈事,亦在本年。佛驮跋陀罗译出《禅经修行方便》,事见
慧远
《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出三藏集〉卷九)
谢灵运于本年或明年初见
慧远
。
〈
慧远
传〉:“陈郡谢灵运负才傲物,少所推许,及一相见,肃然心服。”《宋书·谢灵运传》:“抚军将军刘毅镇压姑孰,以为记室参军。毅镇压江陵,又以为了卫军从事中郎。毅伏诛,高祖版为太尉参军,入为秘书丞,坐事免。”据《晋书·刘毅传》、《通鉴》卷一百十四,刘毅为抚军将义熙二年丙午(406),都督江州在义熙七年四月,为荆州刺史在义熙八年(412)四月,兵败自杀在此年十月。自义熙二年至义熙八年,谢灵运一直在刘毅幕府,而毅为江州刺史在义熙七年四月至义熙八年九月,故灵运初见
慧远
当在此时。至于《莲社高贤传》称
慧远
不许灵运入莲社事,汤用彤《佛教史》十三章已作辩证,谓“远公于元兴元年立誓往生,在谢到江州前十一年。世传远公不许谢入莲社,恐无此事。又据谢之《佛影铭序》,谓远公令道秉远宣意旨,令谢作铭(此时谢在京),则远公非十分鄙夷康乐者。”其说甚是。
晋安帝义熙八年后秦姚兴弘始十四年壬子(412)七十九岁
四月,荆州刺史刘道规以疾求归,许之。以后将军豫州刺史刘毅为卫将军,都督荆、宁、秦、雍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刘毅自谓建义之功,与刘裕相等,虽权事推裕,而内心不服。毅既据荆州,阴有图裕状刘毅,帅诸军西征毅。十月,毅兵败自杀。(《通鉴》卷一百十六)
五月,
慧远
在庐山建台立佛影。
《广弘明集》卷十五载
慧远
《万佛影铭》,其后记云:“晋义熙八年,岁在壬子,五月一日,共立此台,拟像本山,因即以寄诚。虽成由人匠,而功无所加。至于岁次赤奋若贞于太阴之墟,九月三日,乃详检别记,铭之于石。“据此,
慧远
在庐山建台立佛影在本年五月。
佛驮跋陀罗于本年西适荆州。(《出三藏记集》卷十四《佛驮跋陀罗传》)
孟怀玉迁江州刺史。(《宋书·孟怀玉传》)
九月,谢灵运随刘毅至江陵,为卫军从事中郎。十月,刘毅兵败自杀后,灵运为刘裕太尉参军。
《宋书·谢灵运传》谓刘毅镇江陵,灵运为卫将军从事中郎,毅伏诛后,高祖版为太尉参军。按,刘毅于本年九月镇江陵,十月自缢。灵运为太尉参军,当在毅死后。
刘裕辟宗炳为主簿,不就。(《宋书·宗炳传》)
慧远
弟
慧持
卒于成都龙渊寺。(《高僧传》卷六《
慧持
传》)
佛驮耶舍于本年来庐山。
《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十八贤传》:“义熙八年来庐山入社,后辞还本国。”按,佛驮耶舍入庐山事,《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皆不载。今姑志于此。
晋安帝义熙九年后秦姚兴弘始十五癸丑(413)八十岁
二月,刘裕自江陵东还。三月,刘裕杀前将军诸葛长民及北辅国大将军黎民,从弟宁朔将军秀之。加刘裕镇西将军、豫州刺史。七月,朱龄石克成都。九月,封刘裕次子义真为桂阳公。(《晋书·安帝纪》、《通鉴》卷一百十六)
慧远
曾为雷次宗、宗炳等讲《丧服经》。
《
慧远
传》:“时远讲《丧服经》,雷次宗、宗炳等并执卷承旨。”如前所考,雷次宗约于义熙元年(405)前后入庐山,而宗炳入庐山则晚至本年(详见后)。《
慧远
传》既称远讲《丧服经》时,雷次宗、宗炳等并执卷承旨,则远曾于本年讲《丧服经》。然则,远讲《丧服经》乃常事,不可拘泥于本年才讲或只为雷、宗二氏而讲也。
九月三日,
慧远
作《万佛影铭》,刻之于石。同时,江州刺史孟怀玉及王乔之、刘遗民等皆有铭赞。(《广弘明集》卷十五《万佛影铭后序》、陈圣俞《庐山记》)
本年或明年,
慧远
命弟子道秉东下建康,请谢灵运作《佛影铭》。
《广弘明集》卷十五谢灵运《佛影铭并序》:“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幽岩嵌壁,若有存形,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庐山法师闻风而悦,于是随喜幽室,即考空岩,北枕峻岭,南映滮涧,摹拟遗量,寄托青彩,岂惟像形也,笃故亦传心者极矣。道秉道人远宣旨意,命余制铭,以充刊刻。”据此可知,
慧远
于九月三日将所作《万佛影铭》刻于石,即命道秉东下建康,请灵运制铭。
佛驮跋陀罗随刘裕自江陵京师建康。(《高僧传》卷二《佛驮跋陀罗传》)
四月十三日,鸠摩罗什卒于长安大寺,时年七十。
《出三藏记集》卷十四《鸠摩罗什传》云罗什“以晋中卒于长安,即于逍遥园”。《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云:“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又云:“然什死年月,诸记不同,或云弘始七年,或云八年,或云十一年。寻七与十一,字或讹误,而译经录传中,犹有一年者,恐雷同三家,无以正也。”可见,僧佑,慧皎已不能确知罗什卒年。《历代三宝记》谓罗什于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逍遥园。考《出三藏记集》卷十一《成实论记》云:“弘始十三年(411)姚显请出此论,至来年九月十五日讫,拘摩罗耆婆手执胡本,口自传译。可证弘始十四年(412)罗什尚在世。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并序》云:“癸丑之年,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于大寺。”癸丑为晋安帝义熙九年,后秦弘始十五年。僧肇乃罗什最著名弟子,所记不应有误。故罗什卒于本年当毋庸置疑。
谢灵运为秘书丞。(《宋书·谢灵运传》)
佛陀耶舍在长安译出《长阿含经》(《出三藏记集》卷九僧肇《长阿含经序》)刘遗民不应征辟,刘裕以高尚人相礼,遂其初心。(释元康《肇论疏》引
慧远
《刘公传》)
僧肇约于本年稍后或明年初作《涅槃无名论》。(《高僧传》卷六《僧肇传》)释慧观约于本年南适荆州。(《高僧传》卷七《慧观传》)
卑摩罗叉约于本年出游关左,止寿春石涧寺。(《高僧传》卷二《卑摩罗叉传》)宗炳约于本年东下至庐山,就
慧远
考寻文义。
《宋书·宗炳传》叙毕刘裕辟主簿不起后云:“乃下入庐山就释
慧远
考寻文义。”据
慧远
《万佛影铭后序》,远于本年九月三日刻铭于石。而陈圣俞《庐山记》载,孟怀玉、王乔之、刘遗民、宗炳竺咸铭赞。由此说明宗炳迟于本年九月之前已至庐山。疑宗炳不就刘裕主簿不入,即东下入庐山也。
上一篇:
慧远法师年谱(81-......
下一篇:
慧远法师年谱(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