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商朝殷纣王为给妲己治病,在都城朝歌修建“摘心楼”,要取忠心耿耿的亚相比干的七巧玲珑心。但食用人心需药引——一种由山泉和红高粱制成的酒浆。殷纣王号令天下臣民进献,晋阳官员便将出产于晋阳城西南20公里吕梁山下汾河岸边的高粱酒进献。制酒工匠和挑夫日夜兼程赶往朝歌。不料天热路远,未出太行山,挑夫便中暑了,所挑的高粱酒溢出一股异味。制酒工匠知高粱酒变质,吓得魂不附体,当即晕了过去。醒来后,高粱酒尚在,挑夫们却逃得无影无踪。
制酒工匠深知将这些已经变质的高粱酒送至朝歌将必死无疑,也准备逃走。但毕竟是他亲手酿造的美酒,就这么丢掉觉得有点可惜,就想带走一些。拆开泥封,却闻到一股诱人的醇香味,尝了尝,酸甜沁心。试着将熟肉蘸上吃,腥味全无,味道极美。制酒工匠大喜,逃回家后,照此法又做了一些,请乡邻们品尝,人人赞不绝口。食一段时期后发现,这“酸酒”有治拉肚子和感冒的作用,还能增进食欲。为与高粱酒区分开来,制酒工匠便以“苦酒”为之命名。
晋阳官员闻之,将一坛“苦酒”献于殷纣王,殷纣王以为是酒,不料却酸得要命,喝后“唏嘘”不止。妲己问这东西的名字,晋阳官员灵机一动,便以“稀”字名之。而书记官以为此“苦酒”出自山西,用器皿盛之而流入朝歌,便以“醯”记之。此后,“苦酒”、“醯”逐渐成了山西人离不开的调味品,而山西人由于顿顿吃“醯”,也被人们称作“老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