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法师年谱(46-50岁)
来源: | 作者:张卫平 | 发布时间: 2017-12-15 | 4168 次浏览 | 分享到:
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前秦苻坚建元十五年已卯(379)四十六岁
二月,苻丕攻陷襄阳,执序送长安。四月,苻坚将韦钟陷魏兴,太守吉挹死之。五月,秦兵围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去广陵百里。晋军临江列戍。六月,征虏将军与秦军战于君川,大破之。谢安为宰相。八月,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是岁,秦大饥。(《晋书·孝武帝纪》、《通鉴》卷一百四)
道安分张徒众,慧远与弟慧持、昙徽等南适荆州,住上明寺。
慧远传》:“伪秦建元九年,秦将苻丕寇斥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乃分张徒众,各随所之。临路,诸长德皆被诲约,远不蒙一言,远乃跪曰:‘独无训勖,惧非人例。‘安曰:‘如汝者岂复相忧。‘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南适荆州,住上明寺。”《高僧传》卷六《慧持传》:“及安在襄阳,遣远东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皆随远共止。”《高僧传》卷六《昙徽传》:“后随安在襄阳,苻丕寇境,乃东下荆州,止上明寺。”按,据《通鉴》卷一百四,苻丕等会攻襄阳在建元十四年(378),《慧远传》记此事在建元(373),误。又陈统《年谱》定道安分张徒众在太元三年,用彤《佛教史》则定于太元四年。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五《慧远传》:“晋太元初,襄阳失守,安公入关,远乃适于寻阳,葺宇庐岳。”所记较《高僧传》明确。今定慧远南适荆州在本年。
道安至长安。
道安至长安之年有异说。汤用彤《佛教史》第八章谓道安于太元四年入长安,并以为道安《比丘大戒序》云:“岁在鹑火”及《关中近出尼坛文记》云:“太岁已卯,鹑尾之岁”二文所记岁星均误。陈统《年谱》据道安《比丘尼大戒》“岁在鹑火,自襄阳至关右”二语,谓道安赴长安在太元七年(建元十八年)壬年。然道安《摩诃钵罗若波蜜经抄序》云:“及至京师,渐四年矣”又云:“会建元十八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朝,其国师字鸠摩罗跋提,献艺梵天品一部。”由此可知,建元十八年道安来长安已近年。逆推之,道安来长安,正是太元四年也。若太元七年方至长安,则“渐四年”当为太元十一二年,而道安于太元十一年(385)春已辞世矣。今从汤用彤说。
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前秦苻坚建元十六年庚辰(380)四十七岁
五月,以司徒谢安为卫将军、仪同三司。六月,以骠骑将军、琅琊王道子为司徒。(《晋书·孝武帝纪》)
慧远在荆州上明寺。
晋孝武帝太元六年前秦苻坚建元十七年辛巳(381)四十八岁
正月,孝武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居之。六月,扬、荆、江三州大水。十一月,以镇军大将军郗愔为司空。十二月,苻坚遣藈襄阳太守阎帅众二万寇竟陵,桓冲遣桓石虔、桓石民等讨擒之。(《晋书·孝武帝纪》)
慧远与弟慧持等始至庐山,住龙泉精舍。
慧远传》:“慧远与弟慧持及弟子数十人南往荆州,住上明寺。后欲往罗浮山,及届寻阳,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始住龙泉精舍。”按,龙泉精舍在庐山之北。《水经注》:“庐山之北有石门水,其水历涧经龙泉精舍,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建也。”陈圣俞《庐山记》卷二:“有龙泉庵,初远法师至庐山,爱此闲旷,欲结庵焉。地无流泉,师以杖刺地,应时泉涌,浸为溪流。既而寻阳岁旱,远法师诵《龙王经》於池上,俄有龙起而上天,雨乃大足,故号龙泉。”关于慧远至庐山之年,一说太元六年,一说太元八年。前者如陈圣俞《庐山记》引《十八贤传·慧远传》:“太元六年,(远)至寻阳,爱庐阜之闲旷,乃立龙泉精舍。”《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同。后者如《佛祖统纪》载慧远遗诫曰:“吾知命之年,托业此山。”“知命之年”即五十岁,为太元八年也。今从《十八贤传·慧远传》
僧伽跋澄来人关中,苻坚秘书郎赵正主持,请跋澄、道安、昙摩难提译《阿毗昙毗婆沙经》。(《高僧传》卷一《僧伽跋澄传》)
法遇约于本年致书慧远
《高僧传》卷五《法遇传》:法遇于襄阳被寇后,避地东下,止江陵长沙寺。时一僧饮酒,废夕烧香,法遇止罚而不遣。道安遥闻之,以竹筒盛一荆子,手自缄封以寄遇。遇开封见杖,垂泪自责,既而与慧远书曰:“吾人微短,不能率众,和上虽隔在异域,犹远垂忧念,吾罪深矣。”按,苻丕会攻襄阳在太元三年,明年襄阳陷落。则法遇避地东下止江陵长沙寺,当在太元三四年间。道安于太元四年八关中,而慧远于太元三年至五年间在荆州上明寺。法遇致慧远书中既称“和上虽隔在异域”,则道安此时已在关中,慧远在庐山。故定于本年。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壬午(382)四十九岁
九月,桓冲使扬威将军朱绰击秦荆州刺史都贵于襄阳。都贵焚烧沔北田谷,略襄阳百姓而去,苻坚执意伐晋,群臣皆反对。(《通鉴》卷一百四)
慧远在庐山龙泉精舍。
道安、佛护等译《穈诃钵罗若波罗蜜经》。(《出三藏记集》卷八道安《穈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九月,苻坚西伐龟兹,以求鸠摩罗什。(《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前秦苻坚建元十九年壬午(383)五十岁
五月,桓冲帅众十万伐秦,攻襄阳。辅国将军杨亮伐蜀,拔五城,擒魏光。苻坚遣将救襄阳。七月,鹰扬将军郭洽及时苻坚将张崇战于武当,大破之。八月,苻坚帅众渡淮,东晋谢石、谢玄等距之。九月,诏司徒、琅琊王道子录尚书六条事。十一月,晋军与苻坚战于淝水,大破之。诏卫将军谢安劳师于金城。十二月,以中军将军谢石为尚书令。(《晋书·孝武帝纪》)
慧远在庐山龙泉精舍。
道安在长安与僧伽跋澄等译出《阿毗昙毗婆沙经》《阿毗昙经》《鞞婆沙经》(《出三藏记集》卷十三《僧伽跋澄传》、《出三藏记集》卷十道安《阿毗昙序》、《出三藏记集》卷十道安《鞞婆沙序》)
释僧彻生。(《高僧传·僧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