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仁岩寺田记
来源: | 作者:王梦弼等书 | 发布时间: 2018-01-09 | 4194 次浏览 | 分享到: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勅巡抚陕西地方①郡人畹  撰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奉勅总督陕西三边军务②郡人    韩岩      王梦弼书  
       赐进士户部主事郡③人□野王三聘篆

      白仁岩去城西北三十余里,相传晋远公所开创者。寺内悬崖数十丈,下有石井五,今已涸其二;岩上有□□石,岩半有棋枰石、说法台。层岚迭嶂,真十方之胜概也。其岩口小寺原有地广轮若干亩,老衲相传为护寺田,寺僧仰给斯土,为焚修之资④,其来已久矣。第与茹解都接壤⑤,年久僧老寺圮,其地往往为豪强者侵夺其半。□□租辄籍口昏赖,寺僧莫敢谁何。每质于当路⑥,又以细事置之不问。嘉靖己未秋,郡守碧涧来。公按部弥节⑦于寺,僧德□等执牒赴诉于公,公曰:“有是哉?”乃檄散官赵子礼⑧,督同里人牛宽、蔡文钦等勘实,果如僧言。公乃直其事,而归其田。又为之给印信下贴⑨,杜后词也;又命勒石纪载,昭久远也。或者曰:“寺田,细事也,德宝么麽释子也。公观风按部而何屑屑于此耶?”殊不知先王辨土授民,因田则赋,所以为民也。矧土壤不明,则赋税不均;赋税不均,则争讼不息,诚非细故。譬如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者不为之求牧与刍,安在其为民牧也哉!是故僧一民也,牛羊也,寺田一民田也,刍牧也,公盖有见于此矣。公自守吾郡几三载,如均徭役,清田粮,宽里甲,辨冤抑,扶良善,锄强梗,种种善政不可缕数,正寺田,此特一事耳。昔陈平宰社⑾,以分肉之均而光昭史册,矧土地人民国计所需,又非一肉之比。公不日内陟台省⑿,有均平海宇之责,当知亦如寺田矣。虽然,赵子礼守法奉公,承委效勤,亦乡之尚义者,德宝墨,名而儒行,均有可取也,固附书于此,以诏后人,俾知有所考也。其寺前地之四至、顷亩若干,俱列于碑阴⒀,兹不赘云。  时大明嘉靖三十九年岁次庚申夏四月辛已朔旬八日癸卯立。  
       《白仁岩寺田记》注释  
       ①赐进士第:明清科举制,进士分三等,第一等称赐进士及第。通议大夫:散官衔,非实职,为正三品。兵部右侍郎:兵部的副职,正三品。都察院:职掌纠劾百司,查稽官吏,其左、右副都御吏为正三品,协助左、右都御史工作。奉敕巡抚陕西地方:奉皇帝之命巡查陕西,在明代,巡抚并非地方一级的长设官吏,是临时委派,事毕即止。王梦弼,代州人,嘉靖乙未科进士,任刑部都给事中时,有楚世子一案,诏令行刑,不须覆奉,而梦弼察觉有疑点,力主覆奏,使案情落实无误,旋升佥都御史。后巡抚宁夏,屡有战功。韩岩,不详。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比副都御史低一级,为正四品。其余职衔见注①。③赐进士:为进士为第二个等级,全称为赐进士出身。户部主事:为户部属官,正六品。王三聘,于嘉靖二十五年中举,十年后中进士。④焚修之资:焚香做佛课的资金,即僧人的生活费。⑤第与茹解都接壤:只是(因)跟茹解都毗邻。都,明代城乡编制,代州分其乡村为若干都,作为征收粮饷的单位,相当于现今的乡,但不设政府,不作为一级行政单位。⑥当路:管理该地事务的官吏。⑦按部弥节:按部,巡查部属;弥节,弥,止息,节,官吏出行时所用的旌节,弥节,即停息,驻止。⑧檄散官赵子记:给散官赵子礼行文下令。 ⑨给印信下贴:发给文件凭证。⑩牧与刍:割草放牧,牧为放牧,刍为以草喂畜。
⑾陈平宰社:《史记》:“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后称在小事处理上亦可看出治理国家大事的才能。宰社,古代祭记时负责割肉分配的人。⑿陟台省:升任于御史台(即都察院)作官。⒀碑阴:石碑之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