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访古代州城——安多民
来源: | 作者:安多民 | 发布时间: 2017-12-26 | 3774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从小爱听边关的故事,什么八百里金沙滩呀,什么烽火狼烟雁门关呀,什么美酒旋舞古幽州呀,什么三关点帅杨六郎呀等等。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对古往今来英雄们的由衷敬佩,对雄伟边关的深深向往。
    一提起朔北的边关,总让人想到风沙弥天,奔马如云。旌旗蔽日,弓角齐鸣。或疾风劲吹,白云悠闲。或荒草茫茫,胡天飞雪。或觱篥呜咽、号角连营……
    代县,古称代州,位于晋北恒山、系舟山脚下,古代晋北有三关:偏关、宁武关、雁门关。代州雄居雁门关近侧,古今为华北锁钥,边关重镇,由于杨家将的故事流传,特别是穆桂英挂帅,杨六郎镇守雁门关等最为有名,这里便成为颇有名气的地方。
    零九年夏,机会来临。为庆祝忻州友人郎义先生的书法展,顺便到了代县。
    未进城,站在城南向北看,大约有好几里地远便可看到一座雄伟高大的古楼威风凛凛地矗立在代州城中,上悬巨匾,字迹隐见。巨檐高翘,凌云欲飞。那就是代州城的标志性建筑边靖楼。走近仰视,只觉得古楼气冲霄汉,高入九天!巍峨壮观,顶天立地!真是天下之神楼也。边靖楼又称鼓楼,位于城中心。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后毁重建。楼高50米,长43米,宽33米。上悬巨匾三块,白底墨书,端庄博大,字比人高。分别是: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最大的一块匾,长有丈数,据说为中华第一巨匾。数百年来,边靖楼历经地震兵燹,风雨沧桑,至今巍然屹立,完好无损。拾级登楼,霞举云飞,人恍惚在天上。凭栏四顾,街市井然,整个代州城尽在目下。登高必有感,思绪接古今。“前代英雄筹策处,至今人事几兴旺。”想起古人诗句,抚今追昔,不禁感慨良多。
    代州不仅地灵,而且人杰。历代文人武将,诗人墨客誉满天下,当今,代州书画界佼佼者也大有人在:刘英,郝纯禄,李德恩,崔友良等。书界友人闻我来代,特备村醪为我接风。举杯间豪情勃发,畅叙友情,或泼墨挥毫,互赏墨迹。或觥筹交错,畅谈人生。交杯谈吐中让人深深体会到黄土地上的那种纯朴和厚道,酒桌上始终荡漾着一股浓浓的斯文气、儒雅气。刘英先生长我几岁,当称老哥,得知我专程为祝贺忻州郎义先生书展而来显得更为激动,非要与我再痛饮三杯,因为郎义先生虽在忻州工作却是代县人,他与故乡的这伙文人很惯熟。“郎义是代州书家的代表,他为代州争了光。”“他是我们的好兄弟,你当然就是好兄弟!”“再来一杯!”在热闹友好的气氛中,大家直至面赤微醺,方欲散去,刘英忽建议到关帝庙看大戏,“安兄今日来的正好,一块去!”于是一伙人说说笑笑来到庙上。
    山西在全国来讲是第一戏剧大省,代县属晋北,正是领略北路梆子、二人台艺术的好地方。我一生也喜欢音乐爱看戏。索性住下来过一过北路梆子的瘾。两天来唱的大都是杨家将的戏,有《七星庙》《四朗探母》《三关点帅》等等。代州人爱唱爱国戏,代州人爱看爱国戏,他们的血脉中渗透有杨家将的因子,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御敌戍边,世世代代保家卫国。
    期间,瞻望了代州城内著名的阿育王塔。我这人还尚古。凡器物只要冠个“古”字就爱。爱看古书、古画、古瓷、古砖,古瓦,古印章……爱逛古城、古镇、古街、古院、古庙一切名胜古迹。尤爱古塔,曾专程看过天下不少古塔!代州阿育塔形状与别处佛刹宝塔不同,上尖下圆,倒觉得与云南西双版纳傣式大金塔相仿佛,是一座非常典型、非常精美的黄教喇嘛塔。塔周长60米,总高41米,覆钵束腰,莲瓣环绕,砖雕精美。那阳刚挺拔的体态,似飞天仙女般婀娜柔和的曲线,出人意料,令人赞叹,北方非常罕见。尤其那傲然一冲蓝天之雄姿,与边靖楼竞相争高,遥相媲美,为代州城增添了无尽的亮丽、无尽的风景。
    在代州城虽只有短暂的两天,却让我领略到边关的雄风,古城的幽久,风土的纯朴,同道的友情。临别时,文墨诸弟兄们依依不舍。刘英老哥紧紧握着手说,下回时间充足的话,咱们还有杨家祠堂,赵杲观,白人岩等好多好地方,再登登杨六郎把守过的雁门关。
    列车远去,回首代州古城,只感到一股华夏雄宏豪迈之气直冲斗牛,充盈于宇宙天地间。                            
                                         作者单位:平遥古城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