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古城遗址
来源: | 作者:作者 虞子 | 发布时间: 2017-12-25 | 39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载:“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自分散居奚谷谷,自有君长……”《晋乘蒐略》载:“周王绘图有楼烦国”。大约在春秋至战国初期,我国北方居住着东胡、楼烦和林胡,史称三胡。他们主要以畜牧为生,善骑射,剽悍勇猛。当时楼烦的疆域相当于今天北起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南到山西省的朔州市。后来逐步强盛,已有与秦、晋、燕等中原国家相对抗的势力。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楼烦国乘虚南下,势力发展到现在的太原市西北娄烦县一带。此后100多年里,楼烦国更加强大。它的疆域发展到北至现在的内蒙古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以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至河北省乐平县,东南边缘达现在的太原市城区。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十》载:“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赵武灵王是一位颇有胆识,用改革的方式使国家强盛的赵国君主。他觉得中原华夏人穿的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决心让国人穿像胡人一样的短衣窄袖牞战士像胡人一样单兵骑马射箭,很快就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打败了临近的中山,收服了东胡。第二年又收服了林胡、楼烦。从此楼烦国灭亡,归属了赵国,但楼烦这个地名在原楼烦国都城所在地一直延续为现在的县名。明代以后去“木”旁,改为“娄烦”。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因水利工程建设在这里人工挖掘河道时,出土了大量的地下文物。出土器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盆、陶罐、青铜刀、戟、箭镞;战马骨骼和被射入箭头的人头盖骨。说明这里曾有过一场残酷的战争。城址的年代特征被专家确定为春秋战国时期。
  今娄烦县“楼烦古城遗址”以横贯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东侧的南川河(监河主流)为中心,古城遗址分布于河的东西两岸。遗址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周长约3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古城遗址地面遗存物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残存城墙遗留于人工挖渠引河的东西两端。西端保留城墙长53米,宽3米至5米,高6米;东端西低东高,倚山而上,山名为皇帝峁,海拔高度为1385米。东端城墙约1000余米,宽3米至5米,高约4米至11米,裸露部分长87余米,从裸露部分可以看出城墙版筑而成,层次明显,夯层约0.15米;有的还能看到明显的夯窝与圆形柱洞,夯窝直径约0.06米。城的南、北、西三面原来有护城河。
  2004年6月10日,娄烦县“楼烦古城遗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