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法师年谱(31-35岁)
来源: | 作者:张卫平 | 发布时间: 2017-12-15 | 4229 次浏览 | 分享到:
晋哀帝兴宁二年前秦苻坚甘露六年甲子(364)三十一岁
二月,燕将慕容评袭许昌,颖川太守李福战死。评遂侵汝南,太守朱斌遁于寿阳。评又进围陈郡,桓温遣江夏相刘岵退之。四月,燕将李洪侵许昌,晋师败迹悬瓠,朱斌奔于淮南,朱辅退保彭城。桓温遣西中郎袁真、江夏相对刘岵等式凿杨仪道以通之,温率舟师屯合肥。燕人遂拔许昌、汝南、陈郡。慕容尘屯许昌。五月,桓温为扬州牧、录尚书事。八月,温至赭圻,遂城而居之。八月,慕容寇洛阳。九月,冠军将军陈祐守洛阳。燕军复攻洛阳,引兵略河南诸城尽取之。(《晋书·哀帝纪》、《通鉴》卷一百一)
慧远或于本年随道安居南阳。
陈统《年谱》据习凿齿与道安书中“又闻三千弟子,俱见南阳”一语,以为道安未至新野之前,间停南阳,盖由陆浑南征,先次南阳,由南阳始投新野也。其说可从。
支遁还东山。(《高僧传》卷四《支遁传》)
沙门慧力始建瓦官寺。(《高僧传》卷五《竺法汰传》,《高僧传》卷十三《释慧力传》)
晋哀帝兴宁三年前秦苻坚建元元年乙酉(365)三十二岁
正月,大司马桓温移镇姑孰,二月,以右将军桓豁监荆州、扬州之义城、雍州之京兆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史。桓冲监江州、荆州之江夏、随郡、豫州之汝南、西阳、新蔡、颍川六郡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晋哀帝崩。琅琊王司马奕即皇帝位。三月,慕容将慕容恪陷洛阳,宁朔将军竺瑶奔于襄阳。七月,改封会稽王昱为琅琊王。十月,梁州刺史司马勋反,自称成都王。十一月,勋帅众人剑阁,攻成都。桓温遣江夏相朱序救之。(《晋书· 海西公纪》、《通鉴》卷一百一)
道安始至襄阳,慧远与弟慧持随之南下樊沔。
《慧远传》:“后随安公南游樊沔。”慧远随道安至襄阳之年,可由《出三藏记集》卷八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推知。据此文“昔在汉阴十有五载”“及至京师,渐四年矣”“会建元十八年”等语,知道安在襄阳前后共十五年,后离襄阳至长安,又将涉四载,为建元十八年(384),由道安至襄阳,时在兴宁三年也。
本年四月五日,习凿齿致信道安。
习凿齿《与释道安书》:“兴宁三年四月,凿齿稽首和南。”(《弘明集》卷十二年)又《晋书习凿传》载:“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习凿齿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由此可知,道安至襄阳,大约在本年四月之后。
晋废帝太和元年前秦苻坚建元二年丙寅(366) 三十三岁
三月,荆州刺史桓豁遣督护桓罴攻南郑,讨司马勋。五月,周楚击司马勋,破之,送大司马桓温。温皆斩之,传首建康。七月,秦辅国将军王猛等,帅众二万寇荆州,攻南乡郡。荆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军于新野,秦兵退。十月,加司徒司马昱丞相,录尚书事。(《通鉴》卷一百一)
慧远随道安在襄阳。
竺法深备受司马昱礼遇。(《高僧传》卷四《竺法潜传》)
支遁卒。(《高僧传》卷四《支遁传》)
晋废帝太和二年前秦苻坚建元三年丁卯(367) 三十四岁
       四月,慕容将慕容尘寇竟陵,太守罗崇击破之。五月,右将军桓豁击赵忆,走之,进获燕将赵槃,送于京师。九月,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都督徐、兖、青、幽四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徐州刺史、镇京口。(《晋书·海西公纪》)
慧远随道安在襄阳。
道安约于本年遣昙往江陵长沙寺。
《高僧传》卷五《昙翼传》:“翼随安在檀溪寺,晋长沙太守滕含,于江陵舍宅为寺安求一僧为纲领。安谓翼曰:‘荆楚士庶,始欲师宗,成其化者,非尔而谁?‘翼遂杖锡南征,缔构寺宇,即长沙寺也。”《法苑珠林》卷十三“有长沙太守江陵滕(一云滕含)以永和二年舍宅为寺,额表郡名。承道安法师襄州综领,请一监护。安谓弟子子昙翼曰:‘荆楚士庶,始欲信法,成其美者,非尔谁与?”据《法苑珠林》,滕含舍宅为寺在永和二年。陈统《年谱》谓“永和”乃“太和”之误,可备一说。

晋废帝太和三年前秦苻坚建元四年戊辰(368) 三十五岁
八月,尚书令、卫将军、蓝田侯王述卒。(《晋书·海西公王纪》)
慧远随道安在襄阳。